2016年7月10日 星期日

教甄報考小撇步

教甄報名相關

這一篇真得是寫給那種孤苦無依的人兒看的,像我們一開始根本都不太懂這種事,是經歷過一遍就自動學會了。

再來都是要做老師的人了,要好好讀簡章唷!要好好讀簡章唷!要好好讀簡章唷!
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次

簡章上面有非常多的重要資訊,可以幫助你做選擇,或是提醒你一些小事情。


【報考分析】
嘿嘿,啊,拚死拚活的讀書,就是為了在一年一度的甄試中拿到入場卷。
報考部分,前面幾年,至少第一年還是可以全台走透透,尤其是全職考生。
因為這是你最能掌控自己讀書,安排節奏的時候,尤其前面讀書讀得穩,後面幾年若是要邊讀書邊代課,也比較不會有遺忘的問題。
我也聽過有老師年年過筆試,就可惜在第二關,都是在想辦法修正複試的,所以把握自己的時間多讀熟一點。

除了全台走透透路線,其實我自己比較有鎖定目標準備考試,心裡頭有幾個自己比較想去的縣市。
這些鎖定的縣市怎麼來,其實就是「考題」、「計分」、「心境」。

1.      考題
考題這邊其實看得是自己和題目的match程度,有一些縣市的題目,不知怎地就是相較起來不順手,這時候就可以稍稍排序一下適合哪裡的考題,簡易來說是這樣。

寫完考題,請一定要算分數,順便去1111教職網對一下,看看自己能不能拿到門票,如果幾乎年年進,其實差不多就有個底了。

2.      計分
計分可以看兩件事,第一筆試各科的配重,第二複試時是否延續採計初試分數。
簡章出來以後請研究一下,每一個縣市的配分比重也不太一樣,先針對第一關檢視,如果你在寫他們縣市的科目就已經不順心,配分又吃得那麼重,而且第二關還會繼續採計,那就pass
也有一些縣市,不管第一關的分數,全部打掉重練,那麼,你還是可以試試看,只是就要仔細讀簡章了,如果第一關分數不算,那麼口試和試教的細項就要看清楚,教具方面是無教具?口試能否帶簡歷等問題。
以上都各有利弊,找一個你有自信的地方,好好練就對了

3.      心境
一定要待在家鄉嗎?
不管是上高山還是去離島,對我來說能教書就好了,以這樣的心情去考試,儘管有事前鎖定縣市,但是我的目標落榜的話,也不至於會世界毀滅,繼續走。
環台部分,其實要對自己好一點,畢竟舟車勞頓,身心俱疲,若是影響到下一場考試也不妙,尤其後面的考試日期很接近,所以花個錢坐高鐵絕對不為過。
考試的期間,能夠用錢解決的事情都是小事情。

4.      其他:錄取率
除了以上,也可以算一下到哪個地方去考,考上機率比較大。
尤其中區聯盟,很多縣市綁在一起考,如果不介意,你可以多花一點錢報名幾個縣市,最後再去算哪一邊對自己有勝算再去考。
這是考了幾年有經驗的老師分享給我的。

還有各位英師,台南是個不錯的選擇也不要放過!母數比較少,因為B2要聽說讀寫四個,快去考起來!!

【報名小錦囊】
由於我也是第一次考,所以等待簡章慢慢公布時,當下沒實際感受,是考期開跑後,當下發現好多東西撞呀撞,現在退到另一個角度看發現的事實。
**日期**,這是各縣市的小心機,誰不想要趕快網羅好老師呢?
教甄行事曆,如果把報名時間、初試、複試日期,甚至更細緻一點把資格審查、報到、集中受訓日、撕榜介聘、學校報到日都寫出來,你就會發現事情不單純了。
各縣市都在搶老師,尤以今年考試還特別早開跑就可知,舉例:
1.      今年台北、桃園的初試(五月底)連著考,
2.      接著桃園複試完後隔天考新北初試,
3.      且桃園複試同一天是台北資格審查日,(若有人能代報就可以解決)
4.      隔一周就要面對台北複試,(這是壓縮自己準備的感覺)
5.      還有桃園培訓最後一天就是新北複試,若是培訓請假就失去介聘資格了。(且連三天整天的培訓,說真的你很難有時間好好練習)
6.      過沒幾天,台南初試也開跑了
7.      桃園撕榜當日,剛好還是高雄初試(一樣可以有委託人啦)

上面只是舉英文科的例子,anyway,就可以看出所以東西都嘎在一起啦!!!
如果你是很容易被影響的人,要自己調整囉,讓自己保持在最佳狀態。
我的朋友都是普師,她們考桃園複試就和新北初試撞期,就少了一張門票
以上還沒講到,你如果去報到後來還放棄這種問題呢,畢竟後面的日期還有其他縣市要考,這就是各縣市搶老師的小心機。


再來,如果你是和一群好友一起讀書,報考的時候就思考一下吧,畢竟准考證號碼就是複試試場安排的依據,分散開來報名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