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我要寫心得?
總覺得越寫越露骨,我只知道,在準備考試的時候,心常常都覺得是孤單的。
和我友好的朋友對我說,她覺得我很勇敢,怎麼敢就自己一個人走上這條路,想要自己一個人考英師,孤立無援的。
我們不是教育大學的師培生,沒有呼風喚雨的學長姐、學弟妹可以幫忙……唯一的普師朋友,我和他們的聯繫難道就要斬開?
考完教檢的隔一天,該面對的總是會來,我只是掙扎、思考,最後還是回來了,就當個英文老師。
考教甄,這一趟旅程就是認識自己,從考試的準備、進入複試的心態調整、找到自己的教學風格,這一些蛛絲馬跡其實都是人格特質的反照。
不一定只會有教學的收穫,還可以重新正視自己的人生問題。
網路上現在能找到的小學英師文章超級少,接觸一些人之後,忽然覺得好像應該做點什麼。
分享,只有這一點點微薄的小能量。
能夠考上要感謝我有一群很給力的家人,他們讓我不用瘋狂搭車去考試,在家讀書也就只要讀就好,沒有其他煩惱;遇到很棒的老師們,他們都是我的貴人,給予我清楚明確的建議,指引我正確的方向。
最後還有心,自信心和相信別人的心,心無旁鶩的心,這樣就有機會上岸了。
能考上,服務學校的師長們都說…..
「平均要考五年,能應屆考上大概是上輩子燒了好香。」
「考了很久的老師,他們說到教甄都會流眼淚,來當個嚮導吧!」
所以我出現在這裡。
文章都有點小長,嫌自己太像老嬤嬤好囉嗦XD
能夠幫助到任何一點點人就好了:)
補充經歷:
報考
1. 台北 初試未過
2. 新北 初試通過(高8分) 複試放棄(與桃園培訓撞期)
3. 桃園 初試通過(高4分而已有點少) 複試後來成績結算前十名
其他縣市後來只有報高雄,但就沒去考了
所以能分享一點筆試和複試的內容
不過複試經驗少只有一場,所以能說得不多,就斟酌閱讀~
補充經歷:
報考
1. 台北 初試未過
2. 新北 初試通過(高8分) 複試放棄(與桃園培訓撞期)
3. 桃園 初試通過(高4分而已有點少) 複試後來成績結算前十名
其他縣市後來只有報高雄,但就沒去考了
所以能分享一點筆試和複試的內容
不過複試經驗少只有一場,所以能說得不多,就斟酌閱讀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